技术资讯
2023-12-19
近日,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就加强《建筑物能源性能指令》(EPBD)达成临时协议,旨在提升建筑物的能源性能,要求新建建筑必须为安装太阳能做好准备。
到2030年,所有新建筑都应是零排放建筑;到2050年,现有建筑都应改造成零排放建筑。
建筑,既承载着为人类提供生活环境与公共服务的功能,同时也是全球能源不断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
根据IFC研究显示,建筑建造及运行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的40%;建筑物运行产生的巨大能耗,约占全球排放的20%。
我国的建筑行业碳排放强度不高,但由于市场规模较大,由此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建筑行业也提出了要在2023-2030年间实现碳达峰,在2050年左右实现近零排放的目标。
为了大幅降低建筑碳排放量,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我国先后颁布了多项措施支持低碳、零碳建筑的发展。
以行政事业单位为引领,多地政府提出要盘活政府大楼屋顶分布式光伏资源,新建房屋建筑强制安装光伏,充分利用建筑屋顶现有闲置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可见不论国内外,建筑安装光伏的趋势愈发显著。
零碳建筑围绕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基于建造、运行等阶段的碳排放量,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设备和系统的效率,运用可再生能源与智能化的能源管理手段,并注重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达到有效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同样,零碳建筑的建设也是一条涵盖了标准体系、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等层面的中长期减排路径。九河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可再生能源应用、零碳园区建设的经验,助力众多企业迈向零碳之路。
零碳建筑的关键之一在于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解决建筑的用能需求,“建筑+光伏”成为了最为广泛采用的方式。
附加光伏系统(BAPV)是建筑光伏常见的安装形式,在针对既有建筑的低碳化改造中,通过BAPV充分利用屋顶资源,建设屋顶光伏电站。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则是将光伏组件和建筑融为一体,兼具了光伏发电与建筑结构的双重功能,在构建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打造低碳、零碳建筑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地源热泵技术通过利用地表热资源作为冷热源,实现供热与制冷,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
制造业、产业园区、商业写字楼等场所有着较大的用电需求。因地制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为建筑运营和经营活动提供了清洁电能,而为了实现稳定、持续的产能输出,需要对建筑设置电池储能站。
“自发自用、余电存储”,以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进行产能,通过电化学电池进行电能储存,有效减少园区高峰期的电网负荷。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吸收谷电,并在高峰时期支撑用电负荷,提高了能源转换效率并减少用电成本,增加储能投资收益。
新技术的应用让能源管理方式发生了质变。由九河研发打造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采用“1个平台,N个应用”的设计,让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设备运行状态、能源消耗与调配、碳排放“可溯源、可监管、可预测”。并通过一个智慧大脑,链接办公、安保、停车等多种场景,打造绿色、智能的零碳建筑生态。
零碳建筑的高质量发展,在带动一系列绿色清洁能源创新应用的同时,也将为相关的产业减碳排放、实现碳中和释放更多动力。
深耕园区冰蓄冷技术应用,减轻传统电力高压负荷
在现代社会中,制冷技术是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冰蓄冷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目前众多园区的首要选择,它能够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制冷需求,在许多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挖潜数字化 释放新能源 丨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打造城市绿色能源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在当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清洁能源已成为引领未来的关键所在。而在工商业领域,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兴起正逐渐改变着传统的能源利用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下降,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变得更加可行和具有吸引力。九河数字能源企业宣传册